元明粉行业锚定 “十五五” 新赛道:第五届全国行业会议落子镇江
QYJSSA/November 17,2025
要点速览
l 战略机遇:会议在“十五五”起点上为元明粉行业提供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校准,强调以高纯元明粉抢占储能材料赛道的先机。
l 技术路径:技术方与头部企业聚焦高纯化制备与MVR蒸发等低碳工艺,为钠离子电池原料的规模化供应奠定工艺基础。
l 供应链与出口:新能源扩张正在重塑元明粉供应格局,企业需强化产品认证、质量稳定性与供应链可追溯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。
l 行业行动要点:短期重点在标准升级与合规体系建设;中长期通过产学研协同与回收利用构建“高值化+绿色化”护城河。

图1:红黄色中国风年会盛典展板
一、战略窗口期:政策导向与国际贸易形势并行
10月下旬在江苏镇江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元明粉行业会议,正值“十五五”规划启动的关键窗口期。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等机构的专家,从国内外经贸形势与石化产业格局出发,为元明粉产业政策适配提供了系统性的判断。会议明确指出:在“新质生产力”与“双碳”目标的引导下,产业链必须将低碳生产与贸易合规并重,推动企业在出口结构和合同条款中嵌入更多合规与碳排放管理机制,从而稳固元明粉出口市场的长期竞争力。
二、技术驱动高值化:面向储能与高端材料的标准升级
会议的技术议题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牵头,聚焦“高纯元明粉与高值利用”——尤其强调其在新能源储能(钠离子电池原料)与高端功能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。与会专家讨论了原料级产品的纯度标准体系、检测规范与产业化路径,认为标准升级是从传统玻璃、洗涤原料向储能关键材料转型的首要条件。头部企业展示的示范性成果,如副产元明粉回收和MVR(机械蒸汽再压缩)低碳生产技术,不仅降低生产能耗,也为高纯度制备提供了可复制的工艺路线。
三、生产革新与供应链重构:绿色工艺、配套能力与市场信号
供应链议题成为会议焦点之一:从原材料来源、精制能力,到下游电池制造与国内外采购方需求,整个元明粉供应格局正被新能源扩张和贸易政策同步重塑。代表企业分享了两条清晰路径——一是以副产资源回收与流程整合提升资源利用率,二是通过MVR、余热回收等低碳工艺改造降低单位碳足迹。与此同时,出口企业关注的国际市场趋势和贸易壁垒,要求企业在产品认证、品质稳定性和供应链透明度方面做出更高投入,以保障在国际招投标与长期供货协议中的竞争地位。
四、产业协同与监管闭环:从分散竞争到协同发展
会议强调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双轨并行:建立从原料、生产到出口的监管闭环和溯源体系,不仅有助于企业合规,也能为高端市场建立可信赖的质量背书。产业协同方面,建议通过行业联盟、产学研合作,形成标准制定、检测共享和回收循环的协同机制,从而降低行业整体转型成本,提升进入储能材料赛道的速度与质量。
五、前瞻:以“高值化+绿色化”构建长期竞争力
站在“十五五”起点,元明粉行业的下一阶段并非单纯扩产或保守求稳,而是要以产品高纯化、工艺低碳化与供应链可追溯为中心,构建面向新能源与高端材料的长期商业模式。对企业而言,短期要在技术改造与标准化上下功夫——例如加速高纯元明粉的质量认证、完善出口合规体系;中长期则需在产业链协同、回收利用与市场开拓上建立护城河。总体来看,拥抱储能材料需求并以绿色低碳为红线,将决定谁能在“十五五”期间从传统原料供应商转身为战略性关键材料供应者。
川公网安备 51142302220010号